大明钉子户 - 第四十五章 广播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学校是由五排活动板房组成的,分低年级和高年级。

    低年级班是为不识字的孩子办的启蒙班,高年级班为识字的学生提供学习语文、数学、自然、物理、历史等科目。

    电化教学都是王越从后世拿来台湾或者香港的繁体字版本,经过简单修改教学内容,教材,、文具都是现代品。

    因为启蒙班的电化教学穿插了不少动画和卡通,所以很是吸引大明朝的孩子们,王妮就是其中之一。

    一开始这些东西受到了本土文化人的坚决抵制!主要抵制的是语文内容,被形容为粗鄙不文,狗屁不是。另外学校不教四书五经,被认为误人子弟。还有文字的横排书写,简直不知所谓。写字竟然不练毛笔字,让这些儒家子弟痛心疾首。

    王越对待这些人的招数简单粗暴,罚去筑城,只管饭,不发积分,想通了再回来。

    这些老师的工资比普通工人可高不少,没几天就回来好几个。

    也有一些人,虽然对王越强制实行的教学内容不敢苟同,却对数学、历史、物理特别感兴趣。

    现代数学的运算方式那比明朝的方式简化太多了,阿拉伯数字的应用更是让那些大明的读书人啧啧称赞。

    物理对这些人来说是一门新的学问,他们能在这里学到万物的运动规律和内在原因。好多以前想不通的道理,现在竟然豁然开朗。

    王越准备过一段时间再加入化学这门课程,因为化学实验具有危险性,所以一些实验可能自己要亲自上阵。

    “最近学校还稳定吗?那些在工地上的老师都回来了吗?”王越问学校校长徐昌平道。

    这个徐昌平之所以能当校长,不是他的学历有多高,其实不过是和童生而已。考了二十多年秀才都没考上的人,可以想象其学识了。

    不过这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够狗腿,而且那些电化设备的使用一学就会。这正是王越所需要的,四书五经学的再好有什么用?就算是进士也没用,你知道牛顿定律吗?

    徐昌平笑咪咪的道:“回城主的话,还有几个老顽固没回来呢!真是不识时务。”

    “嗯,也不要太过分了!如果年纪大的,可以安排他做轻一点的活儿。你跟那些人的队长打个招呼,就说是我说的。现在读书人还是太少了,万一死了就是我们的损失。时间会证明我是对的,对他们的处罚,只是一种手段,不要太较真!”王越吩咐道。

    徐昌平做义愤填膺状道:“城主您就是对他们太仁慈了,所以这些人才不识好歹。他们也不想想,是谁在他们快饿死的时候,给他们吃饭,给他们房子住。城主您能给这些孩子们,一个识字的机会,这是功德呀!这些人怎么就不理解你的?”

    王越笑着道:“哎,你这点说对了!这些孩子本来就是穷人,没有我,他们不可能有识字的机会。我们办的这个学校就是教人识字,识字就能懂礼。那么我们在教人识字的时候再教点别的,也说的过去了。我们没工夫教这些孩子科举的内容,却能提高他们今后的谋生能力,这不是好事吗?你就用这个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如果他们能回心转意,我给你记功!”

    “谢谢城主信任!”徐昌平拱手道。

    “过段时间我要在全城扫盲,要求人人识字,要能写简单的家信和四则运算。所以你抓紧时间找一些这方面的老师,学问不需要多高,能教的了这些就行。必须教新的书写方法和大食数字。”王越对他道。

    徐昌平听的目瞪口呆,全城扫盲识字?

    他心道:我的天!自古以来就没人这样干过啊,城主这是要干嘛?雄心不小啊!

    王越打算将识字和四则运算,普及到为他工作的每个人,学的好的还可以继续学习。

    他要把工人分成八个等级,根据知识和技能来划分。等级越高,基本工资越高,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扫盲中学习好的将进入技术学校,学习一些基本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以及本专业知识,为即将上马的钢铁厂、水泥厂、炼焦厂、发电厂储备工人。同时农业、建筑工人、修路工人也要进行培训。

    离开学校,王越又来到广播站。没错,就是广播站。

    为了丰富城内人们的业余生活,也为了能牢牢抓住话语权,王越弄来了几套无线广播设备。

    十六个喇叭已经安装到全城,天线架在水塔上,据说信号传输距离可达八公里。在这个没有电波干扰的环境下,可以传输的更远。

    王越长远的打算是将收音机卖到京城,卖到全国各地,不过这要等本土能够生产收音机才能实施。

    播音室内四周用隔音材料填充,房间用玻璃隔开。通过玻璃隔断,可以看到新鲜出炉的播音员苏子玉正在里面忙活着。

    抬头看见王越来了,苏子玉立刻放下耳麦,就要出来。

    王越摆摆手,推开玻璃门走进播音室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

    苏子玉崞县城关镇人。父亲曾中过举人,虽然没有为官,那也在崞县是地位尊贵的人物,整个苏家都因为苏父逐渐发达起来。

    结果好日子不长,前年鞑子攻陷崞县。那是见人就杀,见女人就抢。苏家房子被烧掉十之七八,上下几十口,就剩下苏子玉和母亲躲在地窖里躲过一劫。

    父亲一死,家里算是塌了天。母女二人埋葬了亲人,擦干眼泪,卖掉剩余的一点房子,雇了几个长工,靠着一些田产艰难度日。却屋漏偏逢连阴雨,旱灾虫灾接憧而来。逃吧,跑吧!苏子玉随着母亲跟着灾民队伍流落到了京城,又进了王越的城。

    王越给学校招老师那是百无禁忌,男女兼收。苏子玉腹有诗书气自华,样貌又甜美可人,王越不顾其母反对,毅然将其从洗衣房一帮大妈大娘中间拯救出来,塞进了学校。成立播音室后,又把苏子玉拉来当播音员,谁叫她声音好听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