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孙氏强敌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分离&绸缪
虽说已经确定帮曹操,但岳飞的背嵬军不可能放弃青州,舍近求远的跑到兖州来。
所以和孙策一起离开的只有龙骧卫,陷阵营和白军。
岳飞会根据孙策的指令,在青冀边境陈兵,只要收到袁绍有进一步攻势的消息,他就会毫不客气的攻进冀州。
孙策在青州只待了一周,就又离开了,这让刚对事物有所认知,且大脑开发出了记忆区域的孙渊来说,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鼻涕眼泪全挂在身上,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言语,一个劲的呼喊着“父亲”
身旁貂蝉也是泪眼婆娑的,但她不能跟着孩子胡闹,反而还要好言相劝。
叹了口气,孙策翻身下马,蹲在地上,张开怀抱,示意让孙渊过来。
于是孙渊撒开脚丫子,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扑进孙策怀里,沙哑着声音,控制着自己没敢哭出声来,眼泪却是一个劲的下落。
这一幕,即使是大人,看着都有些忍俊不禁,至于蔡琰四女早就成了泪人儿。
曹昂也非常愧疚,心里升起让孙策不去的想法,理智却让他把这句话埋在心底。
孙策也不知d道该如何去劝慰孩子,虽然两世为人,但他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能在他感觉孩子肩头耸动变小的时候,轻声说道“渊儿,想成为父亲一样的大将军吧?威风凛凛,豪气万丈”
孩子渐渐抬起头,用仍旧沙哑的声音回答道“想”
“那就在家里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好好吃饭,将来等你长大了,就和为父一起征战沙场”
孙渊哪儿听得懂这些道理,但是孙策给了他一个盼头,长大就可以和父亲一起出去了,这句话如一颗种子般,种在了孙渊的心口。
所以孩子放开了孙策,带着抽腔的说道“孩儿…一定好好…好好…好好吃饭学习…啊…啊,好好…锻炼身体…哈…”
从小的教育让他明白好男儿不能哭,所以就使劲闭眼,来挤掉泪水,用张大嘴加强呼吸,来掩盖哭腔。
孙策也是百感交集,眼圈红红的,想起前世自己的父亲就经常在自己熟睡的时候离家,原来父亲并不是一个‘坚强‘的角色。
“走了,好好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你现在是家里的男子汉了”
没有再看一眼孙渊,向貂蝉等人挥了挥手,毅然翻身上马。
走了大概几十步之后,刚一转弯,就听到了号啕大哭的声音“子修,你有孩子吗?”
“去岁刚诞下一子”
“孩子,多么质朴无暇的称谓啊,原来难以割舍却又不得不诀别,才是作为父亲的感受”
“伯符,抱歉了”
回以一笑“我是一名父亲,但同时也是你的兄弟,无须如此”
出了历城,便是济北,环境也变得萧条起来,没了修缮过的官道,行径速度也慢了下来。
好在这里还不是战区,并不会遭到袁绍的堵截。
当然,孙策的插足,袁绍已经收到情报,在得知背嵬军和孙策分两个方向对其施压后,他只问了句“孙策带的什么兵马?”
“根据查探是龙骧卫、陷阵营以及新成立的白军”
袁绍冷哼一声,没有再说话,转身出了营帐。
孙策到底还是插手了,虽说这不在他的计划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内。
要不是有黑山军这档子事,面对他五十万大军压力的,应该是孙策才对,所谓的互不生事,只不过是君子协定。
好在这小子兵力不足,就几千援军,而乐安那边除了岳飞这个老对手,并没有其他人。
于是去信万千叮嘱审配和阎柔,万不能主动出击,只要守住阳信至武邑一线,便记他们大功。
“征东将军…”
孙策亲自领兵前来,虽然兵力不多,却已经尽显诚意,因此尽管曹操心中对其各种不爽,仍还是瓮声瓮气的称其一声将军。
没有证据表明张燕是孙策指使的,甚至连张燕自己都否认这个‘谣言‘,表示这是他自己的意思。
结果曹操一点好处没粘到不说,还惹了袁绍这满身骚。
孙策也不相信曹操不知道这是他的阳谋,很明智的没有在伤口上撒盐,只是一再询问战事情况。
曹昂倒是得到了孙策的亲口承认,可考虑到如果将此事说给其父听的话,依照对自家老头子的了解,曹操很可能拒绝孙策的帮衬。
先把人坑得体无完肤,再出来装好人,还要让你领情,就这种把他当傻逼一样的行径,如果摆到台面上,曹操不立马跳起来和孙策撕逼,曹昂绝对有理由怀疑自己的血统问题。
“曹兖州,据闻郭子仪还有一部人马在虎牢,何不请来协助?”
官职是被刘协降的,这一点,曹操知道自己是已经没有办法再强求了,
“郭将军的人马,还在伺机反攻洛阳,再说此乃曹某人自己的事,他是不会插手的”
说起这个,曹操的小眼神还有点幽怨,这段时间以来,恁凭他和郭侃好说歹说,郭子仪就是不来电,还怀揣着反攻洛阳,重振汉室的希冀,
“这样吗…”孙策暗中用系统再看了看郭子仪的情况,也不由觉得有点难办“还是说说袁绍的兵力布置吧”
袁绍从冀州的魏郡南下,东至顿丘西至燕县都布置有大量兵力,目前主要的交战地是白马和离狐,两个地方加起来有近三十万敌军“但实际上真正的人马绝不超过六万人”
曹操说到这里,还不忘补充说明一下,担心孙策被这庞大的数字吓到。
另外还有濮阳的两万,顿丘一万,燕县、长罗四万(实际战力)
总兵力十三万,曹操一方,加上孙策也才不到两万人马,看情形只能让历史重演了。
孙策摸了摸鼻翼,想到历史上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最重要的三个点。
第一是声东击西,历史上延津还在曹操手中,然而如今却在袁绍手中,故计重施的话,只能假意取延津,实则轻兵突袭白马。
其次,乃是许攸的临阵投叛,没有孙策的话,这个环节绝对是曹操获胜的唯一理由,只是眼下,他的叛离对孙策而言,其重要性就仅仅是确认一些信息而已。
最后,是淳于琼,相交于另外两点来说,这才是最关键的,如果袁绍没有派这个徒有其名的人看守粮仓,或许战争还是会最终以曹操的失败告终。
“曹大人,你与袁绍已经交战多次,他的人马,怎么样?”
“各自为战,条令不一,将令不清,勇力有余,胆略不足”
曹操不假思索的回复,让孙策点头附和“这一点,策也这么认为,所以,此战我们当团结一致,袁本初刻薄寡恩,刚愎自用,迟早会祸起萧墙,奉孝、孝直、子扬你们以为呢?”
在曹操面前炫耀郭嘉和刘晔,孙策心里还是有些小臭屁的。
“袁绍十万兵前来,却在三个月中只推进了这点距离,可预见此人优柔寡断的性格,主公与曹兖州在临阵断谋上,均胜于袁绍,正以为只要时机合适,我们可一战定胜负”
“曹大人,晔有一问,不知你们之前的战局是怎么进行的?”
既然双方已经打算精诚合作,曹操也不再有所隐瞒,让荀攸将之前的战事一一赘述。
公元198年,汉建安三年,四月。
以碾压之姿大胜公孙瓒的袁绍,在获取幽冀并三州后,惊闻黑山张燕要投奔曹操,并且已经开始有所动作。
这让袁绍勃然大怒,眼看张燕就要被他鲸吞,你曹操来凑什么热闹?
当即派人质问曹操,为什么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曹操也气不过,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就被袁绍乱扣屎盆子,立马就回击过去,说人家自个儿有腿,爱去哪儿去哪儿,他管不着,你袁绍更管不着。
这么一说,袁绍肯定发飙,他好歹是大将军,被一个芝麻大点的刺史说道,脸上岂能有光?
心想,反正孙策已经拿血诏说事,干脆也就不再顾及现在的朝廷,何况他本就有取兖州之意,二话不说纠集人马,跨过黄河。
你张燕不是要投靠曹操吗?他现在直接把曹操灭了,看你还怎么投靠。
还有鲁肃那家伙,背地里送船给张燕,虽然这也是个过错,不过相交于曹操而言,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反正空出手来,他都会一一收拾。
没有后顾之忧的袁绍,很快就集结起大军,还包括一万战力非凡的边疆铁骑(因为孙策的原因,边疆的眼球全集中在三韩,由此袁绍得以抽调部分兵马)。
可曹操却犯起苦水,宛城一战,他又失败了,领着残兵败将回来,初衷是想和袁绍结盟的,结果刘协死了,紧跟着又出了血诏,还没摸清楚情况的他,又莫名收到了张燕的投名状,本以为是好事,谁料又和袁绍起了争执。
之后,袁绍便拉开战争序幕。
战争初期,因为仓促应对,曹操的防线一再被压缩,西线从燕县到延津再到封丘,中线从长罗到长垣,东线更是从观县直接退到鄄城。
以至于到如今,曹操的防线龟缩到封丘,平丘,定陶一线。
听完荀攸的描述,郭嘉来到地图上,比了比,又看了看,突然说出一句“还不够,还要退”
众人除了孙策,都面露疑惑。
郭嘉也不卖关子,拿出竹棍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我们的战场应该在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