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云五千年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女儿当上了皇后,王莽的进一
上面有太皇太后的信任
下面有百官捧场
按理说王莽该知足了
可王莽毕竟是王莽啊
他觉得自己做的不够
还要再干出点大事才行
对于王莽来说
朝廷里的事情已经没有什么挑战性了
要建功立业吧
可中原早就安定多少年了
这
这
这
对了
中原之外还有其他少数民族部落嘛
王莽头脑还是很灵活的
他不想用蛮力去解决问题
就派遣使者给匈奴单于送去了丰厚的礼物
匈奴人办事很痛快
很快就给大汉朝皇帝上书
这些年我们一直被汉朝照顾
无以为报
我听说汉朝人啊
不喜欢名字里字数太多
本来叫囊知牙斯
为了表示对中原礼仪的尊重
打今个起
我改名叫知
除了改名以外
匈奴单于还派出王昭君生的女儿须卜居次入朝
来侍奉太皇太后
匈奴人做出了这么贴心的事情
让王莽是倍感成就啊
除了匈奴以外
王莽还盯上了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皇后的位置
(大家别误会
这个位置是王莽替自己女儿惦记的)
当时汉平帝已经继位三年了
可一直没有立皇后
当年霍光掌权的时候
是费了不少老劲让女儿当上了皇后
现在王莽也不能落后啊
王莽就给朝廷上奏
为了汉朝的千秋大业计
希望皇帝早立皇后
最好是选择名门之后
皇帝要选皇后的消息一传出去
这符合条件的家庭纷纷上报参选
其中就有很多王氏家族在里面
王莽感觉到了压力
他眼珠一转
就给朝廷再一次上奏
既然选择余地这么大
我家女儿又不怎么出众
就不参选了
太皇太后真的是被王莽的一片赤诚感动了
老太太一激动又公而忘私
王家的姑娘都是我的娘家人
为了公平起见
他们就都不要参选了
这王政君激动
可下面清醒的人多啊
很多人都在宫门前守着要上书
他们纷纷表示
安汉公人那么好
现在选皇后了
偏偏剥夺他女儿的资格
这我们实在难以接受
我们都希望她做皇后
事态进展的很顺利
王莽舒了一口气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
他派出朝廷官员去劝那些起哄的人回去
结果可好
上书请愿的人更多了
太皇太后一看大家是如此的态度
算了
就让王莽的女儿做太后吧
这时候王莽又开始谦虚了
要不
还是让我女儿和大家一起参加竞选吧
王公大臣们哪能给王莽机会啊
他们说
选皇后是大事
选错了就是对江山社稷的不负责任
这皇后人选
非安汉公的女儿莫属
王莽很为难
王莽很高兴
王莽很低调
王莽很喜悦
他尊重了大家和太后的意见
因为是做了皇后的父亲
按礼数王莽是应该涨工资加封地的
当然了
大家也是这样要求了
可王莽一如既往的推辞了
太皇太后知道自己侄子就是这么个人
就答应了王莽
后来又说到了彩礼的事情
因为毕竟这里还有女儿的事情
王莽不好全部推辞掉
只接受了一部分
把其他的财物
都分给了给女儿做陪嫁的人家
王政君在继续感动的同时
觉得还是有点过了
就又给侄子的女儿加了一点彩礼
结果王莽又只收下了一部分
其他的都给别人分了
王莽的场面功夫做的确实不错
可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也许是宣传还不够
不过没关系
捧场的人来了
陈崇
是当时的大司徒司直
他是相当的崇拜王莽
一直想给偶像歌功颂德一下
就是苦于文笔不够
可对偶像的热情是无限的
陈崇就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张竦
张竦是个博学多才的读书人
他提笔成文替陈崇给朝廷上了一封奏章
这封奏章涉及面很广
这里简单摘录一些
以下内容是我亲眼所见
安汉公开始为官的时候
社会风气很不好
攀比奢侈现象十分严重
那个时候他王家一门受宠
可以说是势大气粗
基本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可他没有随波逐流
严格用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
吃穿简单作风朴实
尊老爱幼照顾朋友
孔子说
苦中能作乐
富贵依旧知礼仪
称赞的就是安汉公这样的人啊
他做侍中的时候
原定陵侯淳于长犯了大逆不道之罪
虽然淳于长是他的表兄弟
可安汉公没有徇私
坚决主张要诛杀淳于长
当年周公诛杀管叔流放蔡叔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就是因为这个
汉成帝任命他做大司马
把大汉江山委托于他
汉哀帝继位后
高昌侯董宏为了迎合皇帝
想让丁姬做皇太后
完全不顾国家体统
是安汉公挺身而出
弹劾了董贤
这才让朝纲不乱
安汉公还否决了陶国太后和太皇太后同位就坐
这也维护了朝廷的尊卑秩序
诗经上说
不吃软
不怕硬
不凌弱
不畏强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当时
安汉公是诚心诚意的辞掉大司马的位置
可定陶国太后他们一撮人
为了排除异己排除隐患
愣是把他赶回了封国远离京师
让安汉公蒙受了伍子胥屈原一样的冤屈
诗经上说
贤人留不住
国家要遭殃
安汉公就是那样的贤人啊
汉哀帝去世以后
国家没有名正言顺的接班人
董贤趁机窃取国家重要位置
再加上傅家和丁家捣鬼
国家出现危机
这个时候安汉公及时出现了
他驱退了董贤及其党羽
在奸人没来得及作乱之前
就稳定了局势
如果不是太皇太后及时起用了安汉公
后果难以想象
孔子说
反应快
做事快
才能做成事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后来
安汉公又任用贤人共商定国大计
去迎接新君继位
那些贤人都升官封地成为国家重臣
书经说
知人善任才是大智慧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基于他的德行功绩
大家都把他和周公相比较
要求封他为安汉公增加封地
可他坚决不肯
孔子说
有见识的人用谦虚的态度治理国家
肯定能没问题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在选皇后的时候
本来安汉公的女儿是在候选首位的
可安汉公一再推辞
后来迫不得已才接受诏令
按理说
父女之情天经地义
女儿有机会和天子同尊贵
这是天下人梦寐以求的
可安汉公为国家大统着想
是一再推辞
书经上说
舜一直退让不接受尧的禅让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大家容我去吐一会
明天继续看奏章)
安汉公从上任到现在
是勤勤恳恳做事
恭恭敬敬做人
虽然他已经做的够好了
可他每天都在进步
安汉公不贪钱财
做事公道
重视教育
生活简谱
诗经说
做人温和谦恭
就像群鸟栖息在树上一样
孔子说
吃饭不求撑
住房不求过分安逸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从前楚国的令尹子文
为了国家大事经常顾不上吃早餐和晚餐
鲁国的相国公仪子为了不让影响别人的生意
都不吃自己家种的葵菜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安汉公为天下人才敞开大门
为国家选拔人才
他亲自接见官吏
考核他们的德行操守
诗经上说
朝夕不懈服侍天子
易经上说
白天勤勤恳恳
晚上依旧保持警惕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安汉公连续三朝做到显赫的位置
两次参与安葬皇帝
他处理朝政安定国家
把朝廷上上下下都凝聚在一起
书经上说
处在重要位置之上
就算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不会迷失方向
安汉公就是这样的人啊
总而言之
言而总之
安汉公做到了前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
先人之中
大禹和周公都得到了应有的赏赐
得到了天下人的敬仰
可国家对安汉公给的似乎不够啊
高祖皇帝当年因为相国萧何有功
不但给了他很多封赏
还给了他很多特别的待遇
当年周勃安定汉室有功
汉文帝就给他加官封赏
汉武帝为了表彰有功将士
不但给大将军卫青加官进爵
还把他的三个儿子没成年的儿子都封了侯
之前霍光表现突出贡献巨大
汉宣帝就让他子子孙孙都能享受优厚的待遇
我们再说说这些人
那周勃能灭掉吕氏一门
是外面靠诸侯支持
内部有将领团结一心
霍光掌权的时候
正是汉朝发展良好之时
而且朝廷上上下下都是他的人
他的功劳可以说都是顺势而为
就是这样
他还错立了昌邑王为帝
险些酿出大祸
至于卫青
不过是靠刀枪之力马上功夫
就得到那么大的好处
这些人和安汉公一比
那真是没得比
可安汉公却从来没有受到过他们那样的待遇
我实在是想不通
臣听说
对有巨大功劳的人
赏赐应该不受限制
所以周成王给了周公破天荒地的赏赐
不但给了他巨大的土地
还给了他无数的财物
甚至给周公的长子封地让他建国
当然了
这不是说周公不知道谦让
诗经说的好
话说的没有道理是不会被接纳的
德行不高是不会收到报酬的
这些都是周公应得的
上面是古代的事情
我们再说说近代的事情
当年高祖皇帝曾经和群臣约定
不是刘姓不能封王
可吴芮还是被封为长沙王
那是因为
高祖想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就没有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啊
不但我们知道安汉公的这些功绩
陛下也是知道的
可您却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待遇
反而任由安汉公推辞掉他的赏赐
如果这样下去的话
那大臣们怎么看
天下百姓怎么看
子孙后代又该怎么评价这件事情
臣有个愚见
应该让安汉公向周公看齐
扩大他封国的面积
还要让他的儿子封国为王
这样做不但是为了表扬安汉公
也是为了做给百官们看
让他们看到
只要付出了忠诚和努力
就能得到应有的赏赐
这样老百姓也会得到洗礼和教化
如果这样的话
在朝廷里
群臣就会更努力的工作
在外面
百姓就会安居乐业
这是陛下之福
天下之福
(终于结束了)
这封奏折很快就来到了太皇太后的面前
王政君热泪盈眶之后
一如既往的没了主意
她擦了擦眼泪
把奏章拿给大臣们看
让大家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就在大家没有拿定主意的时候
出事了
王莽的家门口被人泼了血
这又是怎么回事哪
这会影响到王莽的前途吗
我们明天接着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